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站点注册
×
1978年,王晓昀考上了北京大学,在北京读了3个月的书之后,就被国家派到了法国留学。在进行了简短的法语培训后,王晓昀到了一所巴黎的大学,就读通信专业,进行相关行业的软硬件开发领域的学习。毕业后,他在当地的一家叫做SDP的软件公司实习,并留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工作,由于公司的规模不大,需要为大的公司做软件开发,而数据库设计的工作通常要进行几个月,没有工具的帮助很难顺利完成,这样,公司希望能够从欧美市场上购买一款这样的工具,但最终也没有找到中意的。 几经商量,王晓昀决定自己开发一个这样的工具。就这样,1988年,在Windows 1.0上PowerDesigner诞生了,当时公司决定只在内部使用,并没有销售的念头,然而,用过一阵,大家普遍觉得不错,这样公司才有了销售的想法。1989年,公司开始在法国发售名为AMC*Designor的产品,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,公司决定进一步把市场拓展到美国。1991年,一款名为S-Designor的产品再美国上市,也同样取得了成功。 1995年,SDP被Powersoft收购,当时PowerBuilder在国外卖的很好,他们的一些开发人员也希望能有这样的一款数据库设计工具。同年,Sybase又收购了Powersoft,而在美国销售S-Designor也正式更名为PowerDesigner。由于早期的开发工作硬件环境的制约,王晓昀认为当时使用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PowerDesigner发展的需要。1996年,王晓昀决定用C++来对其进行重构,在1999年,Sybase发布了PowerDesigner 7.0,为其加入了企业流程、UML等方面的功能,而这些在从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。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,王晓昀一直在从事着PowerDesigner的开发工作。 回想起PowerDesigner自身的发展,王晓昀说:“早期的PowerDesigner只支持数据库的设计,再后来才慢慢地加入了UML,企业流程和repository等方面的功能。现在的产品已经可以把这三方面的设计整合起来,实现彼此的沟通。我们初期的开发工作全部是在法国完成的,直到前几年,开始在上海开设了研发中心,招了一批人从事开发工作。主要负责本地化以及了解国内企业需求等方面的工作。另外,现在.NET framework中已经包含了很多现成的代码,在将来,我们也有可能会利用 .NET再次对PowerDesigner进行设计。” 谈到PowerDesigner的特色,王晓昀谈到了以下几个方面。首先,在数据建模方面,PowerDesigner有较快的市场响应速度。Oracle 10g、SQL Server 2005等产品刚一推出,我们马上就发布了支持其新特性的新版本产品。相比于其它让用户等上几年才升级的产品,我们无疑是有优势的;第二,在技术上,PowerDesigner的概念数据模型(CDM)和物理数据模型(PDM)是分开的。数据库分析设计人员可以按照概念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的设计。CDM是数据库概念设计规范,它可以生成针对不同数据库系统的PDM。目前,PowerDesigner的PDM可以支持超过60多个主流的数据库,并提供了安全以及优化方面的功能。应该说,这些特点从PowerDesigner的第一个版本就有了,尽管当时有很多用户对此感到不习惯,但现在来看,很多大的厂商也在仿照我们的做法,让不同的企业人员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设计,这无疑也是我们成功的地方。第三,PowerDesigner可以很好的体现各个模型(业务流程模型、数据模型、UML模型和XML模型等)之间的联系,使得不同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。一些商业用户可以利用流程模型说明他们要的数据,可以根据流程来设计数据库,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同一个环境下完成的,从而把数据模型和商业流程模型连接在了一起。当开发人员需要利用编码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时,通过PowerDesigner的UML模型可以自动生成O/R Mapping相关的代码。 当然,王晓昀也看到了目前PowerDesigner存在的问题。伴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。软件的使用复杂度也在上升。导致了很多新人上手不是很容易。在新的版本中,这个问题将得到部分的改善。中文说明书将更加完善,加入更多指导性的内容,便于使用者查询;另外,新的PowerDesigner中还加入了很多关于特性的Flash动画,指导用户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任务。对于技术资料,一方面公司也正积极地筹备更多的中文技术文档,通过网络和杂志进行宣传;另一方面,王晓昀自己也在写一本关于使用PowerDesigner方面的书,他说估计今年能够完成,并尽快与读者见面。 |